我重新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又翻了翻以前减肥营的记录,发现之前在营里42天,每天打卡写今天在吃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天天写,大概就形成思维习惯,吃东西的时候会感受,这口东西吃下去身体是什么反馈。
对于现在来说,就会在吃东西之前先问自己,是饿了,还是用食物来填充心理需求?
如果是饿了,那么就抱着吃饱的心态去吃这份食物。如果感受到是心理有缺失,需要用可乐和甜食去填充,就先把这个心理上的感受分离出来。
就是从外面看到它,它需要的是什么,是需要爱、还是需要关注、还是有情绪需要发泄。
看到以后,先从心理的层面去解决去面对它,有的时候会解决掉,如果解决不掉,那么,就用食物去抚慰自己。
我在总结的时候,发现里面有用到分离和关注的原则,还有对自己的接纳和允许。
我自己就是解决不了这个心理问题了,我需要用食物去解决,我看到并接纳,好像这个食物进入身体以后,就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大概是因为没有对抗在。
其实我们在每一餐吃饭的时候,不是为了饿而去吃,大多数是因为到饭点,而去吃。所以,在吃饭之前觉察自己格外重要。
尤其是现在大家工作可能没有那么辛苦,到了中午的时候,大多数并不饿,只是午餐时间到了,大家都在这个时候吃,所以就自然而然的要去吃饭了。
我觉察自己以后,中午经常不吃饭,或者只吃一点简单的食物,因为真的不饿。
刚开始的时候会不习惯,因为大脑到了那个时候就会自动提示要吃饭的,但是习惯觉察以后,慢慢的就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需求来吃了。有的时候中午也会饿,饿了我也会饱餐一顿,但是大多数的时候并不饿。
习惯了这种方式以后,身体的负担小了,身体的感受力也提高了。
可能跟过午不食这种思想相悖,但是身体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而且晚上也不会狂吃狂塞,因为中午不是为了不吃而不吃,是因为不饿而选择不吃。
以上文章来源于庄子心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