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来源 | 微言教育、山东教育发布
部分内容据人民日报、健康中国、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号等
“限制游泳不是预防溺水事故的有效措施,学会游泳才是预防学生溺水的有效手段。要让学会游泳成为一种基本生活技能。”全国人大代表、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与督导处处长杨德芹建议,要把“游泳教育”作为中小学校的创新教育来抓,将游泳技能纳入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必修课。
她建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中小学游泳教育经费的投入预算,新建的中小学要把建设标准“游泳池”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对于不能在校园内建设游泳池的学校,可利用校外社会资源进行游泳技能培训。同时鼓励社会资金自建游泳池,服务中小学生游泳教育。
至于相应师资,杨德芹认为,可以从教师中培训一批兼职游泳指导员和救生员,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在校外开展游泳教学和训练。要将“会游泳、懂救生”作为学校新招录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教育、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并落实游泳指导员配置计划,努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实行游泳教师持证上岗。
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儿童溺水防护“八要点”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护,不能疏忽。
以下八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1.不能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相互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泳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2.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态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凯发k8国际-凯发app免费游泳知识小课堂
现已开班 欢迎参与
详情咨询门店工作人员
或您的游泳教练
抖音游泳课堂即将开启
敬请期待